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驗,去醫院打針,如果護士溫柔一些,似乎我們就不那么痛了;去外面吃飯,如果服務員的態度好一些,似乎飯吃起來也要香一些。
廣州心理醫生認為,這些都是情緒對我們軀體感覺、味覺的影響。
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也同意,我們對他人行為的理解,會改變我們的部分體驗以及生理感覺。當我們認為別人行為的動機是好的時,則可以緩解疼痛、增加快樂感,并且讓食物更加美味。友善的力量能改變生理感覺。
他們做了三個實驗,分別關注疼痛、快樂感和味道。
在關注疼痛感的實驗中,人們被分成了三組,會被遭受電擊,電擊的強度相同,但背景卻稍有差異。第一組中,人們會認為自己被電擊,同伴并不知道;第二組他們被告訴是同伴故意電擊他們;第三組中,他們則被告訴是同伴為了幫他們贏錢才電他們。最后讓三組報告疼痛感,第三組的疼痛感會比第一組和第二組低很多。
在關注快樂感的實驗中,用同樣的電動按摩墊給人進行按摩,不過有的人是電腦自動開啟,有的則是由好心的同伴開啟。結果顯示,當電動按摩墊是由好心的同伴開啟時,會比電腦控制的讓人感覺到舒服和快樂。
在關注味道的實驗中,心理學家會把在糖果的包裝上面一些話語,結果證明,當上面的話語是親切的時,人們普遍會認為糖果更甜,味道更好。
廣州心理咨詢專家提醒您,這類結果可以運用到生活當中去,比如你可以像身邊的人充分展示你的善意,讓他們知道你是為了他們好,這樣即便是負性的感受,也能夠減輕,還能增加快樂的感受。那些溫暖的話語,對于追求異性時,也可以大幅使用,愛心便貼之類的,都會增加你的成功率。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