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似乎源遠流長,道家、中醫等也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讓人休養生息,延年益壽。
養生的方法很多,但原理大概都差不多,就是讓人的身體趨于平衡。陰陽平衡也好,五行平衡也罷,都是讓人處于不偏不倚的狀態中。如果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你缺什么,就補什么;如果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你渴了就去喝水,你缺維生素了就吃水果。
當然,養生不僅僅是吃這方面的,還有生活習慣。早睡早起有利于養身,為什么,因為人的內臟在晚上會排毒,晚睡會影響到排毒效果,從而增加我們身體內的毒素。所以,養生也可以理解成,你多了什么不必要的,就減少它,這也是讓陰陽平衡的一種形式。
養生,是一種挺好的東西,它讓我們知道了自己需要什么,應該怎樣獲得,讓我們時刻處于一種最佳的狀態里面。
不過,養生也是一種可悲的東西,因為我們只能借助于養生之道,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應該怎樣獲得。
這讓我想起我家,不知什么時候跑進來一只老鼠,等我發現的時候它已經被我家的貓吃得只剩下一半了。
我從來沒教過這只貓要吃老鼠,但它卻會去吃,引起我好奇,上網查了下貓為什么吃老鼠。原來老鼠肉里面含”牛黃酸”的物質,能提高哺乳動物的夜間視覺能力.貓不能在體內合成牛黃酸,所以只能通過吃老鼠來獲得。
這就是貓吃老鼠的原因。
這就是貓的本能。
這就是貓的養生之道。
貓是肉食動物,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貓也會吃草,吃草之后會引起它胃部不適,把胃里面那些它舔自己時吃進去的毛吐出來。這也是貓的本能,這也是貓的養生之道。
沒有誰告訴貓要這樣做,它卻做了,僅僅因為它明白需要這樣。
反觀我們人類,總是一套一套的理論,這個專家這樣說,我們就這樣做;有一天另外一個專家那樣說,我們就跟著那樣做,仿佛專家比我們更了解我們自己。
很多注重養生的人都不停給我建議:你每天要吃多少肉、多少蔬菜、多少米飯,不能多不能少;你每天要做多久運動、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起床,不能偏差太多……
是的,人們是需要這些東西,不過,這也只是共性,而非個性。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做一些調整。昨天我肉吃多了,那今天就多吃點蔬菜;昨天運動久了,今天就休息一下。跟著自己的狀態和感覺去做,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
只要你能靜下心來慢慢感覺,你會發現自己缺少什么,想要什么,那才是最好的養生。
養生,不是外在的標準,而是內在的需求。在我看來,這也叫本能,弗洛伊德提出來的生本能。
只是太多知識充斥著我們大腦的時候,我們的本能被壓抑下去了。本能迷失了。我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不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我們人類想要什么,我們人類需要什么。或許我連這個都不知道,我拿著人類的需要當作自我的需要,過著看似健康的生活。
沒有了我,沒有了自我,這是現代社會的悲哀。在心理咨詢中,我面對著一個又一個找不到自己的來訪者,傾聽著他們的故事,跟他們一起去尋找著他們自己。
你呢?你在哪?你能找到心中的你嗎?
當你找到了,你也就回歸到了本能,你也就學到了真正的養生之道。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