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生活狀態中,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但不乏有眾多的父母選擇生第二個孩子,并不是因為所謂的“養兒防老積谷防饑”,而是單純的為了自己的寶寶找個伙伴。所以,在廣州心理醫生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這種情況更是頻頻發生。
但是孩子終究是個孩子,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也是擁有正常心理的普通人,所以雖然同是自己的子女,卻因為某些問題而有所偏向,這就導致了總有一個孩子是在偏離父母寵愛的不和平環境中成長的。
作為一個孩子,父母是他們的天地,是他們唯一的仰仗。但是某些父母的不公平待遇,讓這些幼小的孩子無法用合適的方式來發泄自己內心的怒氣和委屈,所以在很小的時候他們心里便滋生了一些小陰暗和小畸形的問題。
作為一個心理醫生告訴大家,在幼年時候,能夠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就是父母。他們的行為是孩子的目標和榜樣。
我曾經親眼看到一個小女孩因為父母偏向弟弟,同樣的一件事,姐弟兩個人便有明顯差異的兩種待遇,所以姐姐仗著自己年紀稍大這個優勢,受了委屈之后,轉臉就去擰弟弟,孩子小用的力道也不大,但是想想日積月累之后,上哪去找那種珍貴異常的“手足之情”。
更有一個年齡稍大些,將近10歲的姐姐,她的弟弟才三四歲,弟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所以父母難免有些另類的寵愛,再加上中國的傳統教育說尊老愛幼,所以根深蒂固的就是姐姐必須讓著弟弟。
但是在這種教育環境下生長的姐姐成什么樣子呢?那天姥姥炸的骨肉相連,姐弟兩個都愛吃,所以大人們嘗嘗鮮之后就都給了這兩個孩子。但是當姐姐看到盤子里還剩下三個的時候,在別人沒有任何察覺的時候,她偷偷的把其中的一根放到了自己的身邊,寧愿看著弟弟郁悶的搖頭晃腦。
其實,說起來這也僅僅是在生活中發生的一件小事,本身無傷大雅,但是希望父母大人們想象這件事背后代表的意義,這種情況不改變的話,對姐姐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當然了,孩子身邊不止有父母的存在,那些玲瓏剔透的人們同樣能夠影響孩子們脆弱的心情。其他人們非常自然地就會因為父母們的偏好而有所影響,試想,當父母們抱著他們偏愛的孩子的時候,沒有一個大人會去關注躲在角落里的另一個寶寶的。
所以說,不管怎樣,父母們一定要拿出自己最大的耐心和關注去教育和引導寶寶走向一條陽光快樂的道路。盡量不讓寶寶們在有所偏失的愛里生活。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