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網絡成癮問題,廣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特別做了一次“廣州青少年網絡生活調查”。
在本次調查中,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隨機抽取了廣州五所中學,包含初中生和高中生共812人,其中男生384人,女生428人;初中生374人,高中生433人。
調查結果顯示,有30.1%的學生有經常上網的習慣。64.9%的學生表示偶爾上網,只有5%的回答沒有上過網。78%的學生通常在家里上網,其次是在親戚、朋友和同學家里,占8.7%;再接下來才是網吧(5.8%)和學校(4.6%)。
有30%學生平均每星期只有一天上網,有60%學生平均每星期只有一天或兩天上網。在每星期中,73.8%的學生有一天會在午夜零時后仍然上網,天天上網的占5%。90%的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不超過4小時,70%左右的學生上網時間不超過2小時。調查還發現,男生比女生的上網時間要多,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5小時以上,男生占13.7%,而女生則占7%。
在對上網的主要目的做調查時發現,選擇聊天、玩游戲、下載娛樂內容等的比例高達55.7%,超過“查資料”、“收發電子郵件”的39.8%。綜合來看,“上網聊天、玩游戲、下載娛樂內容等”是被調查學生消耗上網時間最多的原因。
被調查學生中,有大約40%的學生表示曾經一次上網時間超過6個小時,而一次上網時間超過9個小時的學生占全部總數的31.8%。在最長上網時間超過6小時和9小時的學生中,上網的主要原因是聊天的占34.8%和35.9%,玩游戲的占21.3%和21.8%。進一步分析數據指出:網絡游戲和聊天是造成青少年上網時間長,最終網絡成癮的主要原因。
調查結果顯示,上網的危害除了網絡成癮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經常被大眾所忽略的方面,例如網絡的匿名性可能會誘發學生做出一些違法或不道德的事。這也與父母對學生的網絡監管水平低有關,調查中18.8%的學生表示父母從來沒有針對上網提出過意見和建議,47.7%的學生表示父母也只“提過一兩次”。
這份報告說明,上網未必是壞事,有接近40%的學生是在利用網絡資源的。二十一世紀,必須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才能更好地立足于社會。只是那些把大把時間用來玩游戲、聊天的學生需要特別注意。
此外,這份報告還為網絡成癮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指出了方向,心理咨詢和治療應以網絡游戲和聊天為入手點,同時結合父母的約束力,雙管齊下,讓學生合理上網,遠離網絡成癮。
廣州心理咨詢的專業機構心燈心理咨詢中心提醒您:如果您感覺自己或孩子在心理方面需要廣州心理醫生的幫助,您可以撥打我們的預約電話:020-29038776,或預約QQ:814815372,我們會給您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版權所有 © 2025 廣州心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備案號:粵ICP備2020114672號-1